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 全文、注释、翻译和赏析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亦可是什么意思 字词 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 全文、注释、翻译和赏析

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 全文、注释、翻译和赏析

2024-07-12 11:3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苏轼

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耳(1),而节叶具焉。自蜩腹蛇蚹(2),以至于剑拔十寻者(3),生而有之也。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,岂复有竹乎?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(4)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(5)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(6),少纵则逝矣(7)。与可之教予如此,予不能然也,而心识其所以然。夫既心识其所以然,而不能然者,内外不一,心手不相应,不学之过也。故凡有见于中,而操之不熟者,平居自视了然,而临事忽焉丧之(8),岂独竹乎?子由为《墨竹赋》(9),以遗(10)与可曰:“庖丁,解牛者也,而养生者取之; 轮扁,斲轮者也(11),而读书者与之(12)。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(13),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?”子由未尝画也,故得其意而已。若予者,岂独得其意,并得其法。

与可画竹,初不自贵重。四方之人,持缣素而请者(14),足相蹑于其门(15),与可厌之,投诸地而骂曰:“吾将以为袜”。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。及与可自洋州还(16),而余为徐州(17),与可以书遗余曰:“近语士大夫,吾墨竹一派,近在彭城(18),可往求之,袜材当萃于子矣(19)。”书尾复写一诗,其略曰:“拟将一段鹅溪绢(20),扫取寒梢万尺长(21)。”予谓与可: “竹长万尺,当用绢二百五十匹。知公倦于笔砚,愿得此绢而已。”与可无以答,则曰:“吾言妄矣,世岂有万尺竹哉?”余因而实之(22),答其诗曰:“世间亦有千寻竹,月落庭空影许长”。与可笑曰:“苏子辩矣。然二百五十匹绢,吾将买田而归老焉。”因以所画篔筜谷偃竹遗予曰(23):“此竹数尺耳,而有万尺之势。”篔筜谷在洋州,与可尝令予作《洋州三十咏》,《篔筜谷》其一也。予诗云: “汉川修竹贱如蓬(24),斤斧何曾赦箨龙(25),料得清平馋太守,渭滨千亩在胸中(26)。”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,烧笋晚食,发函得诗,失笑喷饭满案。

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,与可没于陈州(27),是岁七月七日,予在湖州曝书画(28),见此竹,废卷而哭失声(29)。昔曹孟德祭桥公文(30),有车过腹痛之语,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(31),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。

〔注释〕(1)萌: 芽。(2)蜩(tiao): 蝉。蚹: 蛇腹下的横鳞。(3)剑拔: 形容竹干挺直有力。(4)成: 完整的。(5)振笔直遂: 挥动画笔,一气画完。(6)兔起鹘(hu)落: 兔子刚有一点动静,鹰隼已自空中猛扑而下。比喻动作迅速。鹘: 又名隼,一种猛禽。(7)少: 稍。(8)焉: 乎,语助词。(9)子由: 即苏辙,字子由,苏轼之弟。(10)遗(wei):赠送。(11)斲: “斫” 的异体字,砍削。(12)与: 赞许。(13)夫子: 指文同。托: 寄托。(14)缣素: 白绢,古人以绢作画。(15)足相蹑: 脚踏着脚。(16)洋州: 今陕西省洋县。(17)为徐州: 苏轼于1077年至1079年知徐州。(18)彭城: 今江苏省徐州市。(19)袜材当萃于子:意思是,求画的绢,将要聚集到你那里。(20)鹅溪: 在今四川省盐亭西北,以产绢著名。唐时以鹅溪绢为贡品。(21)扫: 指以笔作画。寒梢: 指竹。因其耐寒,故名。(22)实: 坐实。(23)篔筜(yun dang): 一种竿粗节长的大竹。篔筜谷: 地名,在洋州,谷中多篔筜竹。偃竹: 仰斜的竹。(24)汉川:汉水。(25)箨(tuo)龙: 笋的别名。(26)渭滨: 渭川之滨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说“渭川千亩竹” 。渭滨千亩在胸中:意思说胸中有丰富的竹子画稿。(27)陈州: 今河南省淮阳县。(28)曝(pu): 晒。(29)废卷: 意思是说,停止晒书画。(30)祭桥公文:指曹操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。(31)畴昔: 从前,昔日。

〔鉴赏〕文与可和苏轼既是中表兄弟,又是情谊极深的好友。元丰二年(1079)七月七日,苏轼在湖州任上曝晒书画时,偶然发现了文与可赠送给他的一幅“篔筜谷偃竹”图。而这时,文与可已逝世近半载了。看着画中风姿潇洒的偃竹,苏轼不禁睹物思人,掩卷痛哭,于是便以此画为线索,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题记。

全文分为三段。第一段全由议论入手,又分三层。开头至“而心识其所以然” 为第一层,主要叙述文与可生前的画竹理论。作者由竹子的萌芽、抽节,峭拔茁壮的生长情形说起,巧妙地过渡到画竹的技巧和构思规律,形象地阐述了文与可“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” 的主张。这段文字后来被视为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画论,而“成竹在胸” 或“胸有成竹” 一语,亦由此而脍炙人口。此外,作者用“蜩腹蛇蚹” 来形容“一寸之萌” 而“节叶具焉” 的幼笋,就象裹着道道细纹的蝉腹蛇皮; 用“剑拔十寻”来形容大竹如长剑出鞘,挺立峭拔; 用“兔起鹘落”形容创作灵感的刹那迸发与捕捉艺术形象的神速,这些比喻都使文章的说理显得生动形象,浅显透彻。从“夫既心识其所以然” ,至“岂独竹乎”是第二层。作者由画竹的经验生发开去,进而讨论“识” 与“操” 的相互关系,着重说明从实践中学习、提高的重要性。在写法上,完全转为作者本人的正面议论。作者认为,心里懂得的道理,做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,这是因为没有刻苦学习所造成的。所以,凡是胸中有一定见解,动手操作却并不熟练; 平常自认为很明白,遇事却忽然忘得一干二净,这种情况决不单单是画竹时才会遇到的。这一层的议论,由具体到抽象,又由抽象到具体,所以丝毫没有空泛的感觉。第三层文字的角度又有所变化。作者借其弟苏辙之口,指出文与可的画竹已达到出神入化的“有道” 境地,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。这里用了《庄子》中庖丁解牛(《养生主》)和轮扁斫轮(《天道》)的故事以说明任何一种绝妙的技艺都无法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传授,只能由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学习。与可画竹的本领同样是如此。整个第一段的三层意思,环环紧扣,步步深入。作者避开了由睹物伤情落笔的常套,采用因画立论的写法,由文与可的画论主张写起,突出表现作为画家的文与可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。末了,以“若予者,岂独得其意,并得其法” 收结,暗示交代出自己跟文与可的良师益友的特殊关系。同时,也为下文追记往事作好铺垫、准备。第二段的写作手法,由开头的议论转入叙事。作者一共回忆追记了文与可生前的三桩往事。一是讲与可在世之日,“四方之人,持缣素”登门求画,“足相蹑于其门” 。这么多的求画者中,不乏真心的倾慕者,也有不少附庸风雅的“士大夫” 。这就使“与可厌之,投诸地而骂曰: ‘吾将以为袜! ’”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画家那种既为自己的成功得意,又深恶为盛名所累的特定心态。接下来,文章回忆了文与可作“篔筜谷偃竹” 图相赠的经过。这段文字既是点题,又将画家对自己的态度和对“士大夫”们的态度形成对照,不言自明地映衬出文、苏二人情趣相投、文章知己的交谊。其中,文、苏二人的调侃打趣,写得尤为俏皮而幽默。世间有无“万尺竹” 的争辩,不但将画家清高自矜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,就连苏轼自己那善辩而机智的特点,也栩栩如生,跃然纸上。最后,作者又追记了自己作诗回赠文与可的往事,文笔更加风趣横生。苏轼集中有《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》,本文所载的《篔筜谷》诗就是其中之一。“汉川修竹贱如蓬,斤斧何曾赦箨龙,料得清贫馋太守,渭滨千亩在胸中。”而文与可接到诗的那天晚上,恰好和妻子一起“烧笋晚食” ,于是一句出自无心的逗趣话,立刻成了令人忍俊不住的双关妙语,造成了喜剧性的结果——“失笑喷饭满案” 。这一笔描写,就象颊上添毫,使人物的音容笑貌立现眼前。同时,无形中增加了文章的感情色彩。总的看,第二段的叙事,作者采取了庄谐并用,寓庄于谐的手法。特别是善于在小处点染着色,细节描写逼真、生动、传神,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。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补叙撰写本文的时间和心情,并借用曹操和桥玄的故事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在“废卷而哭失声”的情况下,偏偏在这篇追记亡友遗作的文章中载入“畴昔戏笑之言” 的原因。据史书记载,曹操年轻时,桥玄很赏识他,两人成为好友。桥玄死后,曹操路过故乡谯郡,特意遣使者祭祀桥玄,并作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,忆及当年桥玄同他开玩笑的话说: “又承从容约誓之言: ‘殂逝之后,路有经由,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,车过三步,腹痛勿怪。’ 虽临时戏笑之言,非至亲之笃好,胡肯为此辞乎?”苏轼以此来比况自己和文与可的诚笃友谊,“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”。这段文字深沉蕴藉,和前面的议论、叙事呼应映照,浑然一体,不独感情真挚,而且耐人寻味。

这篇散文的特色是文笔疏密有致,舒卷自如,感情真挚坦露,不假雕饰。古人题画之什,每每推韩愈《画记》为正体。其写法不外是先详记画面内容,再叙述得失、传世的情况,基本上以记叙为主。苏轼的这篇题画记,却因画怀人,出以议论,融论说、叙事、抒情于一体,写来信心由口,唯意所至。如同“行云流水” ,无拘无束,充分体现了“文理自然”的苏文风格(见苏轼《答谢民师书》)。这是“疏” 的特点。另一方面,布局谋篇的章法,又决非杂乱无章,漫无边际,而是始终紧扣题旨,围绕着文与可的“篔筜谷偃竹” 图来下笔落墨。开头第一段突出文与可精辟的画竹理论和高超技巧; 中间对往事的回忆以及生活细节的描写同样也集中在画竹一事上; 最后一段则正面抒写睹画思人的心情。通篇完全以与可之“画”这一线索相贯串,以怀念友情为中心,显得形散而神不散。这又是本文疏中有“密”的地方。再从文章的风格色彩上看,前面庄重,中间风趣,末尾深沉。虽然一篇之中笔调屡变,但始终是真情坦露,不假雕饰,朴素感人。前人论文,主张“行文之旨,全在裁制,无论细大,皆可驱遣,当其闲漫纤碎处,反宜动色而陈,凿凿娓娓,使读者见其关系,寻绎不倦” (侯方域《与任王谷论文书》)。用它来评价苏轼的这篇散文,应该是十分合适的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